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4~2012.9.10)
發布單位:環保署
聯合國呼籲各國發展化學品永續管理政策
聯合國「全球化學品展望」報告指出,因工業中化學品使用的增加,各國應對其造成的環境與健康影響採取行動,並強調應以更永續的管理政策,來處理逐漸升高的風險。報告指出,隨著化學品生產、使用與棄置逐漸從已開發國家轉移到未開發國家,故建立更佳的管理政策來防範疾病與污染更顯重要。此份報告不僅強調化學製品對環境與人體的危害,也強調處理化學污染事件的經濟負擔,都不是由問題廠商或產業所支付,而是由社會福利體制或個人帳戶來負擔。對此,報告呼籲發展永續化學管理政策,以減少這些成本及促進經濟與發展綠色技術。報告建議包括:將化學管理政策納入國家社經計畫中;發展注重風險預防與推廣更安全替代品的政策;鼓勵私部門更積極與政府合作發展安全政策。
美國環保署與綠色體育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
美國環保署與綠色體育聯盟(Green Sports Alliance)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克服體育場地、組織及隊伍所面臨的環境挑戰如廢棄物管理、水及能源節約、永續經營等。美國環保署將提供綠色體育聯盟「能源之星建築物組合管理」工具,該工具可協助建築物管理者追蹤用水及用電量,讓聯盟成員改善環保表現。美國環保署副署長表示,雙方可共同找出節能、減廢及降低污染的方式,並引領美國喜愛運動人士一同參與建置永續未來。綠色運動聯盟執行長指出,若要朝綠色目標前進,隊伍及場地須開始量測他們造成的環境影響,與美國環保署合作是朝此方向的第一步,美國環保署能提供聯盟會員建立基線並持續改善績效及效率所需的工具及資源。
聯合國報告指出應更注重及投資特殊金屬回收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資源小組報告指出,雖然金屬特性很適合回收,但由於回收基礎建設與技術的不足,許多金屬的壽命終期回收率卻非常低,尤以仰賴金屬與使用金屬的開發中國家。此現象代表有許多金屬被廢棄了,顯示全球許多國家必須加強組織架構、物流與回收技術的必要性,而消費用品又較企業用品更難回收,因此應優先考量加強消費性產品回收對策之開發,並建立實際方案。由於創新科技的發展與其市場潛力的提升,特殊金屬的需求將快速成長,但目前這些特殊金屬的回收率卻常少於1%。且由於它們在產品中的濃度通常非常低,因此常需仰賴目前尚相當難尋的分類與前處理設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認為新技術的投資有極大潛力,值得政府與產業特別注意。
美國總統簽署燃油效率標準法案
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被認為是歷史性的企業燃油效率(Corporate Average Fuel Efficiency, CAFE)標準法案,規定2017年至2025年的汽車燃油標準,要求汽車製造商將目前新車的平均燃油效率標準每加崙27.5英里,提升至2025年時每加崙54.5英里。歐巴馬認為,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所採取的降低對進口石油依賴性最重要的一步,估計能減少120億桶油的消耗,並使汽車和輕型卡車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在2025年前減半。新法案還包含對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式電動車及燃料電池車的長期優惠方案,並設立信用交易制度,對零排放車輛是一大鼓舞,因為它允許超越標準的汽車製造商賣信用點數給未達標的製造商。而且以天然氣為燃料的車輛原本被排除在鼓勵的車種之外,但後來也被納入最終版本給予優惠。
越南提出塑膠袋管制計畫
越南自然資源環境部提出塑膠袋管制計畫,將強化塑膠袋從生產、消費到回收及再利用各階段的管控,並鼓勵使用環保袋。該計畫目標包括到2020年時,日常使用的非生物分解塑膠袋,35%須被回收製成環境友善產品,而至2020年時,超市和商場中使用的塑膠袋量,須比2010年減少65%,傳統市場使用的塑膠袋量須減少40%。目前環境友善塑膠袋用量很低,但由於環境稅和對環保袋製造商的優惠政策,廠商和消費者將會改用環保袋。許多市民表示,他們知道塑膠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但無法限制其使用,因為沒有其他產品可取代它們。專家估計,如果每人1天丟1個塑膠袋,全越南每年將有超過300億塑膠袋被丟棄,嚴重影響環境。
聯合國發布企業水資訊揭露指導原則
在斯德哥爾摩世界水資源週會議中,聯合國全球契約CEO水管理倡議(UN Global Compact's CEO Water Mandate initiative) ,發布「企業水資訊揭露指導原則」,強化人們對水資源重要性的認知。該倡議也宣布推出「全球水行動中心」,即全球第1個促使企業、政府、NGOs與其相關人士,在全球特定河川流域之重要水專案上,共同合作的網路平台。其中企業水資訊揭露是企業水管理努力的重點之一,指導原則提出的企業水揭露架構,由3個面向構成:1.企業水簡介─概括描述企業與水資源的關聯與其水運用績效、風險、影響與應對對策,意使非專業人士能輕易瞭解。2.定義報告的內容─解釋企業為何決定放入某些水議題於報告中,評估各種水議題對公司與股東的重要性、這些議題對環境與社群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包含未來)。3.揭露細節─即與該公司水管理或其相關之專案、詳細之量化與質化資訊。
印度8年內將投入41億美元於綠色車業
電動與混合汽車的生產在印度增長極快,未來8年預計有40億以上的資金投入綠色車業,目標是在2020年前,讓至少6百萬輛環境友善車輛上路,且其中三分之二應是新款、更乾淨的機車或小輪機車。據資料顯示,1個印度流行的二行程機車引擎空氣污染量,可比擬30個甚至更多的四行程引擎污染量。研究顯示印度空氣污染程度比中國還要嚴重,德里道路每天甚至增加約1,200輛新車,且就算有政府支持,印度的環保車輛政策可能也會失敗,因為許多消費者無法負擔電動車或混合車型的額外負擔。此外,公共運輸工具的擁護者可能並不喜歡這項會增加更多車輛數的政策,他們認為地下鐵或地上捷運能更有效率的運送通勤者。由於印度在2012年7月發生全國大斷電事件,印度政府也試著加快建備其乾淨能源之產能以支撐全國電網,才能與其綠色汽車政策相連結。
韓國研發出從污泥提煉生質柴油
韓國研發1種熱化學程序,其可將污泥中的脂質轉化成生質柴油,研究指出此法成本低且產量高,可能是極具經濟效益的生質燃料生產方式。生質柴油與現行的柴油引擎相容,污染比由石油提煉出的柴油更少,且可以永續再生,但目前生質柴油高昂的生產成本,讓它無法廣泛生產與使用。研究人員分析污水處理後剩下的半固態狀污泥,其包含豐富的製造生質柴油必需的脂質,並大多來自污水中的細菌。研究團隊利用正己烷從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粒中萃取出脂質,與大豆提煉法相比,每公克污泥提煉的脂質量可高出大豆2,200倍。據統計,污泥每提煉1公升脂質成本約0.03美元,反觀大豆則要0.8美元。雖然要大規模採用此新程序提煉生質柴油,污水處理廠須加裝乾燥污泥及萃取脂質設備,但長期而言,其萃取出脂類販賣的利潤,將會超出新投入的成本甚多。
美國紐約市培育牡蠣清除港口污染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發現,軟體動物如牡蠣如果養殖於紐約等大都市岸邊,對於清除海中的都市污染有很大功效,因為牡蠣和其它的貝類能夠大口地吞噬有毒物質,清除多年的污物。早在17世紀的殖民時代,牡蠣曾經盛行於紐約,但到了19世紀,由於受到工業廢棄物、污水污染、疾病和海港清泥作業的影響,牡蠣乃逐漸消失。如今,紐約市正進行1項牡蠣再生計畫,利用政府和民間的資金,準備在未來幾十年間,拓殖數百公頃的養殖礁,讓牡蠣能天然培育。據估計,1個含1百萬隻牡蠣的1公頃養殖床,至少得花費5萬美元來種植和管理。因此,牡蠣將禁止被盜採或販售圖利。1隻牡蠣每天可過濾50加崙的水,並將雜質留在體內而過濾排出其餘清潔部分,比任何人為的清潔工程都還有效。
授粉昆蟲的減少將對自然與人類帶來嚴重衝擊
人類用來生產糧食的2/3農作物與大多數野生植物,都仰賴蜜蜂與食蚜蠅等昆蟲傳遞花粉。但此大自然提供的自然生態服務,卻正逐漸崩壞中。中國四川的果農如今必須使用雞羽毛或香菸濾嘴製成的授粉棒,替蘋果花人工傳播花粉。歐盟贊助的研究發現,在許多溫帶與熱帶密集管理的農業生態系統中,授粉昆蟲與天然授粉的供應正迅速減少。由於全球有高達1,530億歐元的農作物生產仰賴昆蟲授粉,此一現象對於食品生產與消費物價的穩定,將產生直接衝擊,同時也對人類健康帶來重大影響。此外,野生授粉昆蟲對維持野生植物的多樣性亦有不可估算的價值,因此,授粉昆蟲棲地的保育及環境友善的農耕方式,對增加野生植物資源與保護在農業地景中蜜蜂繁殖場所是非常重要的。
留言列表